他叫骂,裴玄毫不客气的邦邦给了他两拳,打的他口吐白沫,撅死过去。
    “谁还有异议,只管冲着本王来。”
    “本王顺应天命,父皇病重无法料理朝堂,本王从即刻起,登基,改国号为明生。”
    “臣等,见过陛下!”
    大臣们不是傻子。
    三十万大军只是一个开胃菜,燕景筹谋至今,与他作对,有什么好处。
    况且河羌说的对,战事劳民伤财,再加上这些年明治皇昏庸好战,倭国已经经不起折腾了。
    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在盛唐的庇护下发展经济民生,乖乖的苟着,这样还能长久一点。
    不至于完全灭国。
    “本皇宣布,即刻起,倭国投诚盛唐,年年岁岁朝贡,两岸边境关口打开,互通有无,形如一统!”
    这是河羌跟燕景事先谈好了。
    倭国归顺盛唐,但倭国还是由他来打理,但凡是国有重大决定,都需要像盛唐回禀,听从盛唐的安排调遣。
    他虽称皇,但名义上,是盛唐的臣子,不管大小事宜,都要听从盛唐的吩咐。
    “我等谨遵陛下指令。”
    朝臣无人敢有异议,否则他们也会跟明治皇一样被拉出去。
    “裴玄武威侯听令,本王命你二人率二十万大军从大都出发,一路向大东进攻。”
    河羌该做的都做了,接下来轮到燕景了。
    山硕本田还在蹦跶,得先将他拿下,这样倭国百姓才更心悦诚服。
    “另外通知皇叔,告诉他时机已到,擒拿山硕本田的任务交给他了,动手!”
    燕景一声令下,所有倭国大臣齐齐惊出一身冷汗。
    难道燕景不仅算计了明治皇,又安插了河羌这枚棋,反王还是他的人,被安插在山硕本田身边。
    这仗不用怎么打,胜负可分,不管是人数还是布防上,山硕本田都输了。
    “臣等领命!”裴玄跟武威侯对燕景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    这次盛唐进攻倭国,没怎么损伤人马便直达大都。
    再加上有反王里应外合,此战可大获全胜。
    “末将领命!”
    金銮殿外的将士们一呼百应,各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大东出发。
    盛唐将士势如破竹、一鼓作气,战无不胜,两个时辰后,大东拿下,山硕本田大败。
    至此,倭国战役,大获全胜!
    第843章班师回朝,普天同庆
    倭国投降的消息是在一个时辰后传回长安城的。
    信兵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城时,没过多久,人尽皆知。
    百姓们奔走在街道上相互转告,他们庆祝着,雀跃着,心中都有一个念头传递至四肢百骸。
    那便是,天下要统一了,属于他们的好日子要来了。
    陆明丰得到战胜的消息,当即将满朝文武宣进皇宫。
    燕景出征前便以及事先跟他商量好了,倭国成为附属国,每年给盛唐进贡,依附盛唐。
    跟倭国的一战,既没损兵折将,又没劳民伤财,也算是历史上一个奇迹,史官的笔杆子都要挥出火星子了。
    如此,朝臣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见,毕竟正逢喜事当头,没人会站出来触皇帝的霉头。
    “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反对意见,那朕便宣布,大赦天下!”
    金銮殿内,陆明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。
    冕珠在眼前晃动,少年帝王脸色尚且稚嫩,可谁都没想到他却能撑得起朝堂。
    或许,燕景的眼光真的很出众,知道陆明丰能挑的起大梁,再加上有杨正乙跟杨家人辅佐,何愁帝王不成长至参天大树。
    “陛下圣明。”文武百官高呼万岁。
    太后坐在陆明丰身侧的凤椅上,满脸欣慰,她想,她的任务也结束了。
    这家国,孩子们已经成功挑了起来,接下来的事,便全权交由他们做主。
    “命宫人去镇北王府扫整,待摄政王回国,朕要亲自为摄政王接风洗尘。”
    陆明丰如此说着,扭头看向站在右侧的江朝华。
    江朝华穿着一身女官服饰,手上拿着玉笏。
    见陆明丰看向自己,她微微一笑,点了点头。
    做的不错,小家伙。
    长安城上下,处于一片喜庆之中。
    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,等待大军班师回朝。
    在万千百姓的期待下,大军在七天后终于抵达长安城。
    燕景此去,完成了他父亲生前的愿望,让倭国人再也无法侵犯盛唐边境,骚扰百姓。
    永远对盛唐俯首称臣,老老实实的在他们那座小岛上安生的活着。
    “殿下,咱们终于回来了。”近乡情怯。
    青离坐在燕景身侧的马背上,不由得发出感慨:“原本以为此去少说也要三两个月,没想到日子竟然过的这么快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这都多亏了反王殿下。”武威侯跟孟广感慨。
    他们发自真心的恭维着,下意识的看向与燕景并肩而行的反王,又道:
    “此番殿下能再与我等归京,可见殿下心系朝堂,将盛唐的百姓都全然放在心中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这次要是没有殿下,只怕战事无法结束的这么快。”
    “行了,都小点声,这一路上你们就这么两句话,本王都听腻了。”
    反王很享受别人的夸赞。
    他的唇角高高挂起,性格还是一如既往的洒脱不内耗:“本王这次是立下了大功,本王当然知道。”
    “不过你们这些粗鲁的武将翻来覆去就那么两句话,还是侄子媳妇会夸人,一会进城,你们就别再将那两句话拿出来丢人了。”
    这几日他可真是听够了这几个武将的那几句话。
    也没点新颖的词说给他听。
    难免扫兴。
    不过如今回京都了,他便能听许多新鲜的词,让那些赞美的话都统统的朝着他刮来吧。
    他一定都如数收下。
    “皇叔,咱们进城吧啊。”反王唇角高高挂起。
    燕景看着他,微微一笑:“大家都在等着我们。”
    “好,这便回去吧。”说实话,反王还有些紧张呢。
    他的功劳以及这些年受的委屈,已经全部昭告天下了。
    如今谁人提起他,不是赞赏挂在嘴边。
    当然了,也有人说他的性子天下难得,要是换做其他人受了这么多委屈,只怕早就黑化了。
    总之,如今的反王还成了一些小孩子的偶像,走在街道上倘若有人认出他。
    指不定也会朝着他丢鲜花。
    “进城!”燕景挥挥手,青离立马高喊一声。
    所有武将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,双腿一夹马腹,跟随大军进城。
    “回来了,大军回来了。”
    城门大开,陆明丰亲自来接燕景进宫。
    街道上,两侧百姓井然有序的站着,看见将士们,他们热情的欢呼着,跳跃着。
    此等空前景象,让人叹为观止。
    “臣不负使命,大胜归来,特像陛下复命。”
    江朝华陪着陆明丰站在城门口。
    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,初秋时节,天气凉爽。
    江朝华穿着一身水红色的长裙,纤细的腰肢绑着一根玉带。
    燕景带兵出征的这些日子她也没闲着,帮助陆明丰指定了女官制度。
    但凡是有才学有能力的女子都可通过考试进宫为官。
    不仅如此,由国学院领头开设的女子学堂不同于以前的形式主义,如今是真正的落到了实处。
    由国学院开头倡导,民间的学堂纷纷响应,也加开了女堂,女院,用于女子学习本领,增长见识。
    “摄政王跟反王一路辛苦了,此番倭国大败,二位功不可没,朕定会重重嘉奖。”
    陆明丰扭头看了一眼身侧的江朝华,眼底笑意满满,对反王道:“至于具体的作战细节,便由反王讲给朕和朝臣听,武威侯及威北将军做补充。”
    “臣等遵命。”
    燕景跟江朝华的事众人皆知。
    皇帝领头撮合,其他人自然也要当个‘好人’,纷纷道:“那便由摄政王跟帝师交接大战事宜。”
    “而后再由帝师整理一份奏章,回禀给陛下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就辛苦帝师了。”
    武威侯跟孟广纷纷拱手,江朝华笑着颔首:“不辛苦,这是本官该做的。”
    “不知摄政王殿下想何时跟本官交接此事。”
    “那便现在吧。”燕景笑。
    于万千人的注视下,于一片欢呼声之中,他从马背上翻身而下,一步一步朝着江朝华靠近。
    “老师,那摄政王便交给你了。”陆明丰悄悄的挤了挤眼睛,带着武威侯跟孟广转身进宫。
    反王倒是想看看热闹,但也不好当个灯泡打扰了他侄子跟侄子媳妇相处。
    “那个什么,侄子啊,本王觉得有些事也该提上日程了,你觉得呢。”
    恰好皇帝跟满朝文武都在这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