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谷丰亲妈是害死她奶的凶手,她就算不管池谷丰,也不会有人说她什么。
    既然如此,她还有什么好顾忌的。
    被池谷爱用将来养老拿捏,池建军还真有些被拿捏住了。
    只是到底儿子的将来在他心里更重要些。
    况且,他也不信他老了,池谷爱会真不管他。
    等池建军老了,池谷爱确实不会不管他。
    可怎么管,也是有说法的,得看他的表现。
    要是他总是来烦自己,到时候可就只有最低限度的赡养费了。
    保管他饿不死,却也活不好!
    “我可是你亲爹啊,你这不孝女居然用将来养老威胁我?我那些抚养费可真是白给你了。”
    “那你这是不指望我给你养老了?也是,你还有一对双胞胎儿女呢,那可是从小就在你跟前长大的,你尽管指望他们就是。”
    指望双胞胎?要是他们能指望得上,池建军至于费心巴拉地来求池谷爱给池谷丰找工作么。
    见池建军满心都是为池谷丰考虑,半点没提到池谷雨,池谷爱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儿。
    池建军不把池谷雨放在心上,对她这个大女儿又何尝不是如此。
    幸好自己不是前身,对池建军的父爱没有半点期盼,不然得难受了。
    毕竟,前身心里还记着亲妈没死的时候,池建军这个亲爹对她的好。
    正是记着,前身后来才会意难平。
    第48章
    池建军还想拉着池谷爱叽叽歪歪,池谷爱却没功夫跟他浪费了。
    灵城县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神色匆匆地跑到公安局,吆喝着火车站刚才出了命案。
    有人跳到火车轨道上,卧轨自杀了。
    又出事儿了!
    池谷爱神经一紧,一把挥开还想纠缠的池建军,就跟同事们出了公安局,朝火车站赶去。
    本来池谷爱还以为这就是一起单纯的卧轨自杀案,可她刚赶到现场,系统热点连接就亮了起来。
    看着口口声声说死者是自己主动跳下去卧轨自杀的那些目击证人,池谷爱默了。
    既然是死者主动跳下去卧的轨,系统热点连接怎么会亮的?
    难不成是系统出毛病,连接错了?
    见自己被怀疑程序出错,系统立马否定,坚决保证自己绝不会出错。
    它确实检测到了死者死后残魂散发出的浓重怨气。
    可要是系统没错,那难不成还是火车站台上这么多目击证人看错了?
    一个两个可能看错,几十个难道还能全都看错?
    要知道八十年代的火车站最是拥挤繁忙不过,哪怕是最冷清的时候,在站台等火车的人都有很多。
    这会儿,那些目击证人正七嘴八舌地拉着公安们在讲受害者卧轨的经过。
    “我当时就在站台边上站着,那人经过我的时候还不小心撞了我一下,差点将我也给撞了下去。”
    “哎呀,我哪知道她会跳下去卧轨,要是早知道,我就拉着她吵一架了,指不定吵完了她心里就没有自杀的想法了。”
    回想起自己亲眼目睹的,女人唰地一下跳到轨道上被迎面驶来的火车撞飞的血腥场面,这位年纪比较大的女同志不由直道后悔。
    她以往最爱跟人吵嘴,偏偏今天要去海城旅游了心情特好,哪怕被撞了也没跟对方计较。
    谁知道对方撞了她连停都不带停的,在火车驶来的时候噗通一下就跳下了站台,跟快速驶来的火车进行了亲密接触。
    这下子她哪还有旅游的好心情,晚上睡着了不做噩梦都是好的。
    旁边这位女同志的女儿也吓得面色惨白,手脚冰凉。
    当时那女人被火车撞飞时鲜血淋漓的模样,她也全都看见了。
    不像她妈年轻的时候经历过战争,胆子早锻炼出来了,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血腥的场面。
    这会儿除了当她妈的应声虫,连话都不会说了。
    现场还有其他目击者,也都连忙把自己看到的经过跟公安同志说了。
    听完他们的讲述,又盘查了现场痕迹,包括方天河在内的公安都基本认定了死者是自杀。
    总归,在火车开过来的时候,死者确实是自己主动跳下去的没错。
    池谷爱虽然相信系统,可这时候她正在工作,总不好马上开启热点跟死者连接。
    她只能先尽力的找蛛丝马迹,让同事们别那么早下定论。
    还别说,在又问了一遍目击者后,池谷爱还真发现了一个神色不太对劲儿的人。
    这人倒不是害死死者的凶手,而是认出了死者的身份。
    “她好像是大堰乡下岩村的人,叫,叫张秋丽。”
    “要不是她眼角的那颗痣让人印象特别深刻,我都差点没认出她。”
    认出了张秋丽后,这人一时间还有些无法接受。
    她跟张秋丽是一个乡的,虽然只在坐公共汽车的时候碰到过两三回,可对张秋丽的情况还是知道一些的。
    在她所知里,张秋丽虽然是乡下人却聪明漂亮,还有一份在乡里供销社当售货员的体面工作。
    嫁的知青丈夫更是有本事,是当年高考恢复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人。
    听说上的学校还是首都的大学,毕业后出来就能当国家干部的那种。
    更让人羡慕的是,张秋丽的知青丈夫不是那种一朝得势就翻脸不认人的。
    哪怕考上大学,也没跟她离婚。
    张秋丽丈夫去年大学毕业后,据说被分配到首都的某单位工作,前途无量。
    有了工作后,男人立马给还待在乡下的张秋丽来了信,让她辞了供销社的工作去首都跟他团聚。
    收到丈夫来信的张秋丽开心不已,觉得自己没看错人。
    忙不迭的辞了工作告别家人,出发去了首都。
    她当时正好跟张秋丽搭的是同一辆公共汽车来的县城,那车里有不少张秋丽的熟人。
    那些人纷纷羡慕的说起张秋丽马上要去首都,要跟丈夫团聚的事儿,她听了也十分羡慕张秋丽的好命。
    不像她,嫁的男人没本事不说,还不老实。
    哪知道张秋丽去了首都才不过将将一年,就回了老家,还卧轨自杀了。
    听到这些,池谷爱本能地怀疑张秋丽卧轨自杀是跟她的丈夫有关。
    难不成张秋丽是跟她丈夫一起回来的,然后两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,张秋丽一时想不开,就卧了轨?
    可要真是如此,张秋丽根本就不符合系统连接的基本要求,不可能被系统热点锁定。
    只是再要问仔细些,那人就摇头说自己不知道了。
    “我是真不清楚,我连她什么时候回来的灵城县都不知道。”
    “你们要想知道得详细些,就只能找大堰乡下岩村的人打听了,他们跟张秋丽是同村的,肯定对她的事儿更清楚。”
    如此,池谷爱等人就只能联系大堰乡下岩村的人。
    下岩村的村支书接到县公安局的电话,得知张秋丽卧轨自杀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。
    “怎么可能!好好的,秋丽怎么可能自杀!”
    “她这回回来也没听说跟谁闹矛盾了啊,她爹妈还有哥嫂以前对她嫁给知青是有些不太满意,可现在巴结讨好她都来不及,不可能跟她闹矛盾的。”
    “更别提她丈夫还在首都等着她回去呢,夫妻俩感情又不错,日子越来越好,她怎么会想不开的自杀!”
    池谷爱一顿,忙问道:“刘支书的意思是,张秋丽这回是自己孤身一人回来的?她丈夫没陪着回来?”
    “那当然没有,吴知青才分配工作不久,都还没在单位站稳脚跟呢,哪里好随便请假。”
    “咱们灵城县离首都老远,光是坐火车一个来回就要好些天,可耽搁不起。”
    “这回要不是秋丽她妈过寿,秋丽也不会特地回来。”
    “不过吴知青虽然没回来,让秋丽带来的东西可不少,那可值不少钱呢。”
    说着,村支书都忍不住羡慕起来,觉得老张家这是得了个好女婿。
    有这么个出息的女婿在,再有张秋丽这个当姑姑的拉拔,张家的子孙今后的前途不就有了,用不着再窝在乡下。
    只是想到张秋丽卧轨自杀已经死了,他就只剩唏嘘了。
    想起张家人这会儿怕是还不知道张秋丽出事,刘支书跟池谷爱说了两句,就连忙挂断电话,去通知张秋丽的父母。
    望着被挂断的电话,池谷爱心里对张秋丽的丈夫更有了怀疑。
    既然村支书笃定的说张秋丽没有跟父母哥嫂闹矛盾,那有矛盾,能让她走上绝路的,自然就只有她那个身在首都的丈夫了。
    虽然村支书也说了张秋丽跟丈夫的感情一直不错,可那毕竟是村支书道听途说,不是亲眼所见。
    或许以前张秋丽跟丈夫感情确实不错,不然她丈夫也不会继续跟她的婚姻,还让她去首都团聚。
    只是,没什么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