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看左东柔和萧泽的生活奢靡,左纶又从各地掠得那么多银钱,还以为大祈是如何富裕呢。
    没想到,大祈的国库空虚,赤字严重。
    凌婵给萧瑾的册子上提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,都是关于丰裕国库的。
    最主要的就是降低从商的税收,鼓励大祈百姓从商,推动各地的商贸往来。
    另外,在宫里和百官之中提倡节俭之风,削减不必要的宫廷开支,将节省下来的银子用于改进民生福祉。
    “此前,我给青衣楼的姐妹传授了许多挣钱的法子。”凌婵淡笑着,“她们在各地都做的不错。”
    “我这里还有需要法子,可以传授下去。”
    “阿瑾,我们那个世界宣传男女平等,可男女到底大有不同。”
    “为男子设立的那些私塾教坊,对女子来说到底是不合适。”
    “我想设立一些专门教授女子的女子教坊。”
    “不论是教她们各种谋生的技艺,还是教她们防身的本事,都可以。”
    “当然,也要再增加男子私塾,聘请名夫子,为大祈培养栋梁之材。”
    萧瑾对于她的想法很赞同。
    其实他以前就想向先皇萧珩提出这样的建议,可惜还没来得及,先皇就薨逝了。
    在萧瑾和凌婵的共同筹谋之下,总算在十年间完成了他们的筹谋。
    男子的私塾和女子的教坊直接开到了每个村子,只要合乎年纪的都可蒙学,而且束修极少。
    以前因为农户家里劳作多,家里的孩子也跟着下田,虽说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,可实在也不算能帮上忙。
    但是自从凌婵改进了一些农具后,农户家里劳作起来省时省力,也不必拘着孩子们为家里做那些闲碎的事了。
    私塾的教坊的束修不高,农户家也能接受,自然也就愿意让家里的孩子们去蒙学。
    大祈各地的百姓对于女帝提出的各种改革很是追捧,积极的行商,又有第一批女子从教坊出来。
    一时间,整个大祈都兴盛起来。
    江湖之上有红豆,边境有刘怀玉,让萧瑾和凌婵也安心不少。
    如今,萧瑾和凌婵的第一个儿子萧和同已经年满十岁,第二子七岁了,第三女三岁。
    生了第三女后,萧瑾就不让凌婵再生了。
    “婵儿,我这里好了,你那里怎么样?”两人相处时,依然平淡。
    凌婵犹如十年前一样,埋头写着什么。
    萧瑾探过去,“婵儿可是又有什么好的想法?”
    十年间,大祈国库慢慢充盈,百姓生活也好了不少,各地犯事的也少了。
    百姓对萧瑾和凌婵都十分认可。
    “我们和大赫谈和十年,两年前就到期限了。”凌婵抬头,将手上写的东西挪给萧瑾。
    萧瑾颔首。
    “怀玉来信,说大赫最近似乎有异动。”凌婵的手在桌子上点了点。
    “我准备去大赫走一趟,和他们的皇帝谈一谈。”
    “大赫觊觎我大祈,左不过是为了他们的百姓可以和大祈百姓一样安居乐业。”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我们两国合作,一同发展,岂不是比打仗更好的办法?”
    凌婵早就派人去大赫调查过了,“大赫有一些东西,是我们大祈没有的。”
    “我们大祈的东西...大赫也紧缺,既如此,我们两国通商...”
    萧瑾觉得她的办法是好,可是...“大赫人粗鲁野蛮,婵儿,我陪你一起去。”
    凌婵娇笑,“我以大祈女帝的身份出使大赫,难不成他们还敢怠慢我?”
    “大祈还有诸多国事要处理,阿瑾你便留在京中坐镇。”
    “可是...我还是想陪你一起去。”萧瑾揽着凌婵...
    “父皇,若您不相信母帝,不若儿臣陪母帝去一趟如何?”萧和同着太子常服进入,身边宫人捂着嘴巴轻笑。
    萧和同稳重的跪下,“儿臣已经长大了,可以为父皇母帝分忧了。”
    萧瑾和凌婵看向萧和同...
    萧和同抬眼,就看到他们盯着自己,“父皇,母帝...?”
    一个月后...
    萧瑾和凌婵启程,踏上了去大赫的路。
    皇宫里,宫人站在萧和同的床边等着他醒来。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皇上和女帝已经启程去大赫了,他们两位有旨,将大祈皇位禅让于太子殿下。”
    “皇上和女帝说,既然太子已经长大了...那也该接下重担了。”
    萧和同愣住!
    “啊....!!”
    小贴士:找看好看得小说,就来海棠书屋呀~www.海棠书屋.net